找到相关内容96篇,用时2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修福修慧修净土——文珠法师

    矣! 至于无漏之福,是从无漏心生。所谓无漏,即是无我之,以无我之而行布施,便是无相布施。金刚经言:‘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又佛问须菩提:‘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种。对父母师长及三宝生恭敬,供养侍奉,名敬田。对贫苦大众,悲愍同情,平等救济,解人困苦名悲田。 二是报恩福田、功德福田、贫穷福田等三种。对父母师长,及凡有恩于我者,皆孝敬侍奉,以种种物质供养,精神...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013782699.html
  • 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生死,超越三界,不再漏落六道轮回,故名无漏定。   出家人志在出三界,了生死,故修行偏于无漏,应以无漏,入正是聚,与不生不灭法相应,远离邪念,散念,及有漏定。   世俗人偏于福业的进取,行为的向...实现世界和平。若然进一步修学圣人之道,就可以消除贪镇痴等烦恼,超出三界,解脱生死,证得涅槃寂静的真我。   所以正见,在二乘人修学佛法言:是由慧眼择法,见真谛理,舍有漏行,修学无漏法的正知正见,是以...

    文珠法师

    |文珠法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0914184000.html
  • 刚晓法师讲:《因明入正理论》(七)

    中,慧沼法师说,”虽缘圣教,不同散心计名属义,或义属名,两各别缘,名离分别,非全不缘,方名现量。若不尔,无漏应皆不缘教。“  这四种情况就是现量的认知活动的四类,也叫作:五识身现量,五俱意识现量,自...复杂了,因为它涉涉及到了知识的内部结构问题。不过你们以前学过四分论,所以咱们也不详细说,简单提提就行了。  首先是相分。比如说这张桌子等。规范点儿说,就是所知之境。  还有见分。能够认识桌子的。五识...

    刚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04638062.html
  • 宇宙万有之本体---生命实相之辨正

    无漏亦然,渐除诸有漏,永息轮回法。」  「藏识亦如是,习气之所缠,三昧净除已,定者常明见。」  「藏识亦复然,诸识所缠覆,密严诸定者,勤观乃能得。」  「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为戏论熏习诸业所系,轮回不已...,出过于世,同于涅盘。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盈亏,而月体性未尝增减。藏识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无智之人妄生计着。若有于此能正了知,即得无漏转依差别。」故如来藏即阿赖耶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5539491.html
  • 苦行与无益苦行略论

    身.口.意行善。不诽谤贤圣。与正见相应。身坏命终。生于人间。是谓此众生身.口.意行无有邪业。我以三昧之清净无瑕秽。有漏尽。成无漏解脱.智能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欲的种种过患,期待着从中获得超越的修行者,才可能有意地去违背常人的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去行各种苦行。   各种各样的“苦受”都是依色身的感觉而起的所法。与苦受相关的路心主要是...

    云海天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040097.html
  • 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无漏,入正是聚,与不生不灭法相应,远离邪念,散念,及有漏定。   世俗人偏于福业的进取,行为的向善,故修习正定,该是世间的四禅八定。   无论是修习世间的有漏定,或是修习出世间的无漏定,都要以正见...人间幸福,实现世界和平。若然进一步修学圣人之道,就可以消除贪嗔痴等烦恼,超出三界,解脱生死,证得涅槃寂静的真我。   所以正见,在二乘人修学佛法言:是由慧眼择法,见真谛理,舍有漏行,修学无漏法的正知...

    文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2640127.html
  • 欧阳竟无与“人间佛教”之比较——从佛教与政治、佛教研究法两方面看

    佛学知识与心性体究的不二关系上来展开他对作为知识的佛学研究的说明。他认为,作为凡夫,我们还不能够有无漏,“念念之心杂彼烦恼”,[18]所以不能够通过直了心性的方式一下子作发明...,佛法镜智但是现量,不用比证,不用经验和日用行习的思想逻辑。但证量常是圣人中事,圆明之境亦必无漏方可证得,对于苦无出世现量的人来说,不能不有所因藉,故在为学取径上必转求于以道问学,取资于知识,借助经典...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0141049.html
  • 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

    其唯心净土思想。如在《宗镜录》卷二十一,   有人问:“净土以何为体”时,他认为应“以佛自在无漏为体”,然后解释说:   天台《无量寿疏》云,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   闽南佛学院--法缘  内容提要:永明延寿大师是唐末五代、宋初著名法眼宗禅僧。他集大乘佛法于一身,在继承中国禅宗自达摩以来以为主,注重心性论的同时,又折中法相、华严、三论、天台等宗派以融合于禅...

    法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341506.html
  • 识体理体两分与“一分无性”说──法相唯识宗佛性思想论析

    主张也有一致命失误,它使无漏种子无因可缘。唯识学以为,无漏种子起现行必须有无漏种子作为亲因。若是没有本有的无漏种子,众生修行至最初无漏起现行时,如这一无漏一向没有存在过,这最初无漏的一念心从何生起呢...模式,而这一理论模式最大的理论难点就在于如何说明本不净的如何可能变为净。唯识宗坚持无为法生无为法、有为法生有为法的割裂立场,唯一可以联系二者的是有为识体贮藏的无漏种子。心体之无漏种子如何可以舍弃识体...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1042623.html
  •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二)

    以众为境界(6)无畏而于众中说法(7)随乐欲得四静虑(色界四禅)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8)依诸漏尽而无漏解脱、慧解脱,于现在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增支部)  ◎‘狮子吼’是...◎如何修持不执著?  看的时候,只是看;听的时候,只是听,嗅的时候,只是嗅;尝的时候,只是尝;触的时候,只是触;想的当下,只知想;不加入任何自我观念,分别。‘我’不存在就是苦的熄灭。  守卫六根—...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4642860.html